close


正前方高掛著「赤崁樓」匾額的正是文昌閣旁邊的海神廟,
這是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
由當時的知縣沈受謙在荒廢的赤崁樓原址上所建造的。


海神廟內也掛著寫有「海神廟」的匾額。

海神廟中還有展示當鄭成功海戰艦隊的模型。

到底海神廟中的海神長什麼樣子呢?
原來就是圖中的四海龍王喔。
(只不過那個說明牌有點奇怪,有人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嗎?)

赤崁樓內再次出現被封住的古井,
相傳這是荷蘭時期普羅民遮城與熱蘭遮城往來的地道入口。
只不過後來有學者挖掘探勘,
證實這只是一口供應日常用水的水井。

蓬壺書院,
也是建造海神廟的知縣所建造,
不過這棟建築在日據時代因為地震而倒塌了。
因此書院上的匾額才掛著「蓬壺書院遺址」。

在書院遺址旁的赤崁樓大士殿,
據說當時是為了要鎮壓荷蘭人留下的邪氣。

順著石碑往前走去,

有個像是山洞的入口,
原來這才是最初普羅民遮城的入口呢。

古代凡於國家有功的文臣武將,
死後便會在其墳前所放置石馬。
這尊石馬便是當初鄭成功墳前墓道的守護石像。
不過這尊石馬的腳部有些特別,
和馬身顏色不太一樣,
那是因為石馬的腳曾經斷過所致。
相傳西元1786年抗清的林爽文事件,
助官府鎮壓該事件的首領後來被葬在鄭成功的墓穴中,
由於石馬不願為其守墓,
便開始為怪蹂躪附近農田,
最後石馬便被人斷其馬腿,
因此成了今日的模樣。

赤崁樓是台南充滿歷史過往的古蹟園區,
不論是荷蘭、明、清甚至日據時代,
這裡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到台南遊玩的時候,
別忘了到赤崁樓感受一下這濃濃的歷史感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賽拉維‧柯南 的頭像
    賽拉維‧柯南

    賽拉維的秋天

    賽拉維‧柯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