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參加由Buzz就和Fertta一起合辦了2011年台北Foursquare Day的活動
不僅聽了三場有趣的分享,
現場還認識了不少朋友,
最重要的是還順勢加入Buzz的寫作群中,
真的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

關於本次聚會的精華,
我想Vista都有在2011年台北Foursquare Day小記這篇文章有詳細紀錄。
就不在這邊多述,
不過Vista文中的Check in是否已死的問題(就是我提問的),
是有些感觸的。
雖然我不敢說是玩Check in服務最兇的使用者,
不過的確很多Check in服務的確都有試用過。
Foursqure就是一例,
在去年的時候,
我週遭的朋友都瘋狂地Check-in,
不過現在也的確很多人都不玩了,
或改玩Facebook Places。

所以站在開發者或新服務提供者的角度來想,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要思考的,
1. Check in這個行為是要自己建立還是要站在別人的肩膀上。
我個人覺得除非特殊考量,或者市場特殊(如中國市場),不然應該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比較省力。
2. 單純Check in這件事已經很多人做了,所以我們要思考更多一些。
如何讓Check in更有趣,更方便,更多應用,讓使用者有動機有動力去使用。不然我覺得新的Check in like only的服務,很難在眾多Check in服務中取得成功。
3. Check in現在都是被動式的觸發,也就是使用者打開APP,然後選地點Check in,有沒有辦法主動呢?
其實有些實作上的議題與困難,包含技術與行動裝置的電力問題。另外一點,是主動到底會不會比較有趣。不過我相信如果站在廣告主的角度,能主動Check in並主動推播使用者有興趣的廣告與折扣,應該是常被提及的需求。
4. Facebook Places的Check in現階段並不完美,API的提供也不完整,不過相信當他們有心去做,應該會很快很快,所以要如何leverage Facebook 的力量也是可以思考的。

最後如果想要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開發Check in延伸服務,
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1. foursquare developers site
2. facebook graph api中 Checkin 部份
3. gowalla的API site

最後再次感謝策劃這次活動的朋友,
希望未來台灣能多點這類的分享活動,
然後能搞得像SXSW這樣浩大。

Technorati 的標籤: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賽拉維‧柯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